編輯:xuwenwei
2021-01-12 10:08:08
小朋友們上課的小動作相信是五花八門,那么這種行為,如何及時改正呢?
在家長或者老師的傳統思想中,經常會把學生分好壞,成績好的就是優等生,而成績差又調皮不聽話的學生就是差等生。對于家長們來說,沒有一個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老師眼里是差等生的地位,畢竟這就代表自己的孩子有可能會被老師“放棄”。
但是只用成績來判斷一個學生的好壞有點過于絕對,畢竟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學習的料。尤其是對于小學生們來說,學習壓力本就不重,在這個階段需要培養的是孩子們的性格和好的學習習慣?墒敲總班級中都有那么幾個學習成績不好,同學都不愛和他玩,老師們也不看好的學生。這更是讓家長們擔憂,自己的孩子到底有沒有這種“差生”行為呢?
小學生們的“差生”行為
不注意聽講,搞小動作
尤其是對于剛上小學的學生們來說剛剛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階段,肯定是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畢竟幼兒園和小學的作息時間和學習時間是不同的。在幼兒園接的大部分都是以玩為主,而到了小學階段則是以聽課為主,但是很多小學生并沒有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同時并不了解學習的重要程度,因此會出現不注意聽講的現象。
再加上這個階段的孩子還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行為,思想還一直停留在幼兒園的玩樂階段,對于身邊的一切都具有好奇心,這種好奇心就導致會分散孩子們學習的注意力。因此有的老師或者家長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都喜歡搞一些小動作,讓家長和老師們都比較擔憂。
愛和老師頂嘴
現在的小學生們大多都是10后。在處于一個信息爆發的時代,接觸到的信息越多越容易讓他們有開始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雖然有個性是好事,但是在課堂上如果他有個性的話,可能就會給老師帶來些許的麻煩。尤其是很多獨生子女,更是喜歡在課堂上和老師頂嘴。而這樣的學生,又有哪個老師會喜歡呢?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小學生們大多數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長都是聽之任之的。因此他們會將這種情緒帶到學校和課堂中去,認為學校和家里一樣可以讓自己肆意妄為。但是一旦得到了老師或者其他同學的制止,就會出現異常的情緒,比如大喊大哭等等,其實都是會讓老師們比較反感的“差生”行為。
家長們面對這樣的情況也容易不知所措,明明自己已經照顧的盡心盡力了,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也跟著著急。其實想要幫助孩子們糾正這些問題,還要從根源入手。
“差生”行為出現的原因
環境因素
上面曾經提到過,我們現在處于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很多孩子從小就身處于網絡環境中必然會受到來自各方的信息的影響。
除此之外,各種風靡的網絡游戲也在充斥著孩子們的生活。而對于小學生們來說,還沒有完全形成一個獨立自主的抵抗能力,自然會受到這些外來刺激的“誘惑”。別說小學生們了,就連很多大人都時刻沉迷在其中,又怎么給孩子帶來榜樣作用呢?
家庭因素
由于家庭因素導致孩子出現“差生”行為一共有兩個方面,一種是過渡溺愛,一種的放任自流。過度溺愛不難理解,現在的孩子們生活條件都比從前改善了很多,想要什么都能被滿足?墒羌议L們過分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要,但是卻沒有滿足孩子性格上的缺失,這對于孩子的未來也是沒有幫助的。
除此之外,另外一種家庭因素就是放任自流,F在很多的家長工作繁忙,沒有太多的時間放在孩子的教育上,于是就把這個任務全盤放在了學校和老師肩上,可是老師們面對這數十個孩子也是分身乏術,因此對于“差生”行為的形成,作為家長,是有責任的。
及時改正能“逆襲”,看你是否能成學霸
自身角度
從學生自身的角度上看,要聽進去家長和老師們的教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給表現出積極的改正態度。將自己的心里話多和家長或者老師傾訴,充分的相信老師和家長,才能有逆襲的機會。
家長角度
從父母的角度上說,首先就是要與孩子做朋友,面對孩子的任性行為要平心靜氣的指出錯誤。一味的大吼大叫只會讓孩子更加叛逆。其次就是更多的與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敢在父母面前說出自己的心里話,父母才能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兒,才能想辦法對癥下藥,解決孩子與父母之間的矛盾和問題。
最后,家長要為孩子打造一個無電子設備干擾的學習環境,努力幫助孩子克服網絡環境的影響,將注意力放在學習上,才能慢慢擺脫掉“差生”行為,逆襲成為學霸。
老師角度
老師是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的職業,并且相對于家長來說更具備權威和專業型,因此更能夠發現學生行為上的問題。作為老師,在發現學生問題的同時應該給予及時的引導,并主動告知家長,根據孩子的性格和問題產生的原因制定相對應的解決方案。并且與學生多溝通,課下與學生做朋友,經常開心里話班會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差生”行為是阻擋在孩子學習前面的絆腳石,其實只要孩子能夠及時改正自己身上的這些“差生”行為,每個孩子都是有能夠成為學霸的機會的。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要及時給予引導,讓我們的孩子們能夠茁壯成長。
今日話題:作為家長或老師,你是怎么處理孩子的“差生”行為的?
精品學習網(51edu.com)在建設過程中引用了互聯網上的一些信息資源并對有明確來源的信息注明了出處,版權歸原作者及原網站所有,如果您對本站信息資源版權的歸屬問題存有異議,請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將#換成@),我們會立即做出答復并及時解決。如果您認為本站有侵犯您權益的行為,請通知我們,我們一定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處理。